|
最新文章对焦使拍摄主体成像清晰地一个操作 白平衡 使画面呈现出和现实更相近的色彩色调 ISO感光度 就是感受光的能力 进光的时间长短,时间越长,进光越多 镜头上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孔径大小是一个系数 相机的基本知识 曝光 让被摄者保持放松 选择干净背景 小道具真正有大作用 可以尝试让被摄者闭上眼睛联系方式邳州市富士激光数码冲印有限公司
|
商品摄影中的 4 种重要构图技巧
发布时间:2019-04-01 浏览次数:137969
1. 中心构图 大家都看过一些简单、直接甚至有点粗暴的广告或宣传标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XXX”“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这些看着好像没啥技术含量,甚至有些烦人的东西,却意外地“洗脑”。 在商品摄影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你可能根本不需要过多考虑构图和布局,直接把商品放大,丢在画面中心就可以了。 画面中最好不要存在其它干扰性的景物,甚至你可以考虑把背景处理成纯色,这样你的商品就会当仁不让地成为画面的焦点。 旋转你的主体,看看在哪个角度上它会出现对称性,因为中心构图和对称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当然,并不是说中心构图就一定要用纯色背景,只要保证背景中不存在足以分散主体注意力的景物就好,甚至还可以加入一些对主体有信息补充或氛围营造作用的物体。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在周边加入几片叶子,叶子的鲜绿色和线条会让它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分散了对主体的注意力,但它的存在利大于弊——它能对主体,某种以“天然”为卖点的化妆品有显著的衬托作用。 另外,中心构图使得主体虽然被“抢了风头”,但毕竟还是位于最显眼的位置上,仍然会是画面的主角,这也是你可以采用其它画面元素进行点缀、辅助的重要保障。 2. 负空间 所谓负空间,你大致可以理解为“主体以外,存在感低下的区域”,在商品摄影中一般就是指纯色(或单一材质)的背景。 负空间的作用和国画中的“留白”类似,可以让主体在一片“空白”中显得格外“卓尔不群”,吸引视线——但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控制一下主体比例,过大则负空间的感觉出不来,过小则关注度太低,最好多做尝试。 主体和留白的比例,需要好好斟酌,多作尝试 留出负空间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留出一部分空间给文案——毕竟文案也是商品照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嘛,如果画面填充得太满,文案发挥的空间就会很有限。 3. 奇数原则 奇数原则是一个非常“玄学”,但是确实有实践意义的一个潜意识层面的规律,简单可以概括为:当画面中的主体数量为偶数时,观众潜意识里会把主体等分,只关注“等分线”;而画面中的主体数量为奇数时,画面的“中心”会落在某个主体上。 一般来说,画面中心是某个实体的时候,构图会显得更紧凑;反之,中心落在了“空处”(等分线上),观众则可能产生一种“主体不明,构图较散”的感觉。 所以大部分商品摄影作品,都会把一个画面中的同类主体数量限制设置为 1、3 或 5 个,而 2、4、6 个出现的概率较低。 超过 7 个,过多的数量并不会让潜意识里对其执行“寻找中心”或“等分”操作,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所以奇数原则对于 7 个以上的物体不适用。 需要注意的是,奇数原则的“优先度”并不高,它要让步于你的实际需要。 如果你需要把数个大体相同,略有差异的主体并列展示,或者把数个主体进行环绕式摆放时,就不用纠结奇数原则了。 4. 虚实结合 你可以利用大光圈或增加主体到背景间的距离,使背景处于景深范围之外而失焦。这样可以分隔主体和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 除此之外,失焦的背景在“不抢风头”的前提下,还是能提供一些场景信息的。通过设置主体的摆放位置及造型,以及设置背景和整个场景的内容,我们可以给你要拍摄的商品设置一个有代入感的场景故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商品的特写镜头。 以下图为例。刀子插在树干上,后边的虚化部分是一个人影,一团点燃的篝火和野外场景,告诉我们“这是在户外”;还营造了一种“这把刀不仅仅是削果皮的厨具,同样可以充当野外生存工具”的故事性。 在这个例子中,失焦的背景引导了故事的内容,丰富了照片的内涵,同时又不至于干扰到对主体的表达。 在你自己拍摄商品时,也可以先设计一下场景,思考一下“你想要什么样的故事”“你需要什么样的背景”“怎么营造出这样的背景”。 |
|
Copyright © 2006-2018 邳州市富士激光数码冲印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6-86224511 86251188 邮编:221300 地址:江苏省邳州市青年西路30-6号(运河小学东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