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文章对焦使拍摄主体成像清晰地一个操作 白平衡 使画面呈现出和现实更相近的色彩色调 ISO感光度 就是感受光的能力 进光的时间长短,时间越长,进光越多 镜头上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孔径大小是一个系数 相机的基本知识 曝光 让被摄者保持放松 选择干净背景 小道具真正有大作用 可以尝试让被摄者闭上眼睛联系方式邳州市富士激光数码冲印有限公司
|
铁轨上的中国
发布时间:2019-01-02 浏览次数:138164
哈尔滨开往牡丹江的列车上,旅客租用小电视机看电视节目。(摄于1999年) 牡丹江开往长汀的列车上,乘务员举着“放像车厢”的牌子。改革开放让各种影视剧进入家庭,列车上也开辟了放像车厢。 (摄于1994年) 北京开往延边的动车上,一家人用手机看剧。(摄于2016年) 北京开往上海的动车上,几名年轻旅客人手一个笔记本电脑。(摄于2010年) 双峰开往长汀的列车上,乘客在购买食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商品经济涌入车厢,火车上销售各地土特产。 (摄于一九八七年) 一对新婚夫妇在北京开往杭州的“和谐号”列车前合影留念。(摄于2015年) 北京开往上海的“复兴号”高铁上,顾客用手机扫码支付购买零食。动车与网络同步发展,高铁购物、补票等,都可手机扫码快捷支付。 (摄于2017年) 黑龙江哈尔滨火车站,一对准备乘坐火车旅行结婚的新婚夫妇。(摄于1986年) 我对铁路有着特殊的感情,40年来,我北上漠河,南下广州,西奔格尔木,东至上海,乘坐列车几千次,行程数十万公里。我的镜头一直对准铁轨上奔腾的机车和车厢里的人和事。 列车是流动的社会,列车上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很长一段时期,火车很慢,在火车上一坐就是几天很正常。如今的列车已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居世界首位,“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线上再次跑出中国速度,高铁变成了陆地航班。 |
|
Copyright © 2006-2018 邳州市富士激光数码冲印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6-86224511 86251188 邮编:221300 地址:江苏省邳州市青年西路30-6号(运河小学东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