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数码影像输出所涉及的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数码冲印、热升华打印、数码打印。它们大致可分为五种方案:激光数码冲印、网络数码冲印、彩色热升华打印、数码照片打印机和便携自助数码照片打印。下面我们将把这五种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照片是一种文化。它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它还根深蒂固地置于人们的思维,影响人们的行为。在传统照片的年代里,美国人喜欢将照片装入镜框挂在墙上;日本人却喜欢将他们的照片装入相册收藏随时观看;而我们也一直有将自己的照片挂在墙上或装入相册的传统。 可是到了数码时代,这种习惯却遇到了一定的阻碍。据统计,去年全球照片冲印的总量大约有100多亿张,而数码相片的冲印/打印量仅仅只占2%,也就是
2亿张。可是实际上数码相机的普及率日益提高,数码相片拍摄的绝对数量也远远超出2亿张。不仅数码照片没有得到有效的冲印/打印输出,而且必须通过电脑进行观看。网络带宽和网络存储能力的极大限制,也使这个看起来似乎很有生机的照片传播方式难以承担起改变人们照片文化的艰巨任务。当大多数码照片变成普通数据存在硬盘内“呼呼大睡”时,传统的照片文化再次显示了它的威力――它唤起了人们对数码照片的输出意识!
目前数码相片输出滞后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数码影像的输出手段相对匮乏,而一些已有的输出方式又不为大众知晓或者认可。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有哪些适合目前经济水平的数码输出方案?本文将为您展示出当前数码影像的五种解决之道,并精心准备了大量与数码相片输出密切相关的软件和技巧,让您在生活中尽显数码本色,彰显数码魅力! ★写在前面★
本次专题的重点在介绍如何高效地管理并输出数码照片,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与数码相片输出效果休戚相关的图像质量问题。 目前数字图像通常来源于扫描仪和数码相机,这两种设备都采用CCD或CMOS感光元件来获取图像,而它们的分辨率则对图像质量起到了很大的决定作用。原则上来说,如果只是在计算机屏幕上观看图像,则不必过分强调分辨率;但如果是想打印或冲印出更精细的照片,则感光元件的分辨率必须得到保证――对于我们经常观看的5英寸或6英寸照片,这个底线应该是200万像素。但高的感光元件分辨率只能对提高照片的精细程度有好处,而对色彩却并不一定能有多大帮助。照片的色彩更多的是由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尺寸(越大越好)、DSP以及A/D转换模块来决定的,因此,如果我们购买数码相机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照片输出,那么一定要综合考虑并选择合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