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业内资讯
 
数码时代,您还会洗照片吗?

  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拍照已经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面对电脑中成千上万的照片,你还会选择去照相馆把照片洗出来吗?还有谁会沉醉在冲洗照片的欢乐中呢?过去的胶片时代还能在我们生活中存留多少印记?

  针对以上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爱好摄影的市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

  镜头一:老年人喜欢拍照也喜欢洗照片

  家住樾城花园的闵艳秋阿姨,平日里最爱拿着她的微单数码相机拍上一通,家中的花草、宠物、老伴都是她镜头里的主角。在闵阿姨家里,墙上挂着几幅重要的合影,有全家照、婚纱照和自然风光照。“这是去年春节拍的全家福,这是我和老伴金婚时拍的合影,那边还有我们和外孙女去云南老家游玩时拍的照片。”闵阿姨告诉记者,她从年轻时就喜欢到处旅游,旅游中拍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到一处景点,她都要拍个过瘾。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照片胶卷拿到冲洗店去洗出来,她认为冲洗照片,把照片放进相册或者裱起来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不管是把照片悬挂起来,还是放到相册里,都是为了留作纪念,几年后回过头去翻看,会发现每张相片背后,都有一段美好的故事和快乐的回忆。”闵阿姨说。

  市民李先生的父亲李昌永是内蒙古包头人,五年前随儿子来昆生活。这几年,他不仅跑遍了昆山、上海、苏州、杭州等江南城市,还爱上了拍照。“江南有温和的气候、充足的水源、优美的景色,深厚的人文环境,这些都与北方不同。我喜欢一路走一路拍,把这些美丽的景色记录下来,然后做成相册保存起来。”李老伯告诉记者,在他家中至今还保留着逢年过节拍照留念的传统。翻开家中的相册,有他祖父母的照片、父母的照片、他和兄弟姐妹年幼时的照片、还有他儿子小时候的照片,都完好无损的保存着。“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印些照片带回去,给亲戚朋友们看看这边的生活环境、儿女和孙辈现在的模样。”李老伯说,在电脑上看照片不直观,还是把照片捏在手里有感觉。

  采访中,像闵阿姨和李老伯这样喜欢拍照、印照片的老年人还不在少数,他们不光是在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也是在记录时代的变迁。

  镜头二:专业摄影师经历胶片到数码的转变与保留

  陆敏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是个资深的摄影师。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开始接触摄像,当时还是胶卷时代。陆敏家里有个1.2米高的干燥箱,用于存放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里面有胶卷时代的专业机器,从海鸥DF到佳能D700,从尼康4FS到柯尼卡自动胶片机,都是那个年代比较顶尖的旗舰机。记者在陆敏的书房里看到,靠墙的一排书柜上层用来摆放照片,下层用于存储胶卷。这些照片分门别类,取材于昆山本土的人文景观、或是水乡风光,亦有昆山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巨大变化,每一张照片后面都附有样片和底片,数量之多令人震惊。“有空的时候,隔段时间就会翻出来看看,因为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和一段经历。”陆敏说。甚至在饼干桶、鞋盒里,陆敏都翻出了胶卷,“这里有富士威尔维亚胶卷,有120胶卷,还有彩色反转片,另外那些是拍好没有冲印的胶卷。”陆敏说,现在冲印店少了,有些胶卷就不打算洗出来了,除非是特别有代表性的照片,准备挑选一下再冲印。

  进入数码时代,陆敏的相机也开始更新换代。他说,相机从胶卷到数码的转变,就发生在本世纪最初的几年里,它们之间直接的区别在于,胶卷相机拍胶卷和洗照片,让我们有很多的期待。以前拍照,胶卷数量有限,拍摄时要琢磨好半天,才肯小心翼翼地按下快门,不像现在的数码相机可以一边拍一边看,而且还不用担心没胶卷可拍。不过,如今拍照失去原来的乐趣和神秘感,也没有以前拍照更吸引人。那么,现在身为自由摄影师,同时又作为摄影玩家,陆敏还洗照片吗?“有了数码相机确实方便多了,不用洗照片一样能看,但有些照片还是值得洗出来的,特别是那些具有意义的,有时代特征的照片,洗出来挂在家里或是送朋友,都是有必要的。”现在,光是存放照片,陆敏就用两台大容量内存的电脑和6个8TB的移动硬盘。

  镜头三:青年人更愿意在电脑和手机里翻照片

  如果说老年人洗照片是缘于生活习惯,专业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洗照片是缘于职业需要,那么普通的市民还会洗照片吗?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市民。

  “基本不会洗照片,除非要用的时候才会挑两张洗出来。”“会啊,可以记录小孩的成长,记录父母的生活。”“一般只有证件照才会洗出来,其它的照片都是保存在手机或电脑里看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洗不洗照片,大多数年轻人表示,洗出来看还不如在电脑上看方便,而且还可以省去洗照片的费用。现在,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储存量都很大,随时都可以翻出来看,而且照片的保存也不存在时间久会褪色的情况。另外,照片的传输也十分方便,这一秒拍的照片下一秒就可以发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去。

  “过去,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管是照相还是冲洗照片,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黄河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照相馆里,经营者孙培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初,照1张8寸的黑白全家福相片要花8元,而洗这样一张照片需要3元左右,当时一个普通职员的月工资才40多元。尽管如此,每到逢年过节,来照相馆照相或洗照片都要排队。如今,说起照相馆目前的生意,孙培直摇头。“2000年左右,是冲洗行业最繁荣的时期,与那时候相比,现在洗照片的量大大减少,而且呈逐年萎缩的趋势。”孙培说,从2007年数码相机开始普及后,胶卷相机逐渐退出市场,洗照片的人也越来越少,胶卷冲印业务急剧萎缩。这几年,为了求生存,他不得不将业务拓展开来。目前,除了日常拍照,冲洗证件照片等业务,他们还结合客户的要求,转为做相册、画册、纪念册等私人定制的业务,也为自己开辟了另一条经营之路。

  如今,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拍照已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人人手中都有相机,人人都是摄影“专家”,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捷、省时、省钱的节奏,而且让我们从被迫冲洗整卷胶片过渡到选择性的冲洗数码照片,让全民都能参与进去。只是,当拍照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之后,胶卷时代大家对照片的期待和神秘心理也渐渐远去。

友情链接: 富士激光数码冲印 富士激光冲印 富士冲印 邳州网站建设 句子 徐州网站建设
邳州市富士激光数码冲印有限公司关键词: 邳州市富士激光数码冲印有限公司 富士激光数码冲印 富士激光冲印 富士冲印 激光数码冲印 激光冲印 激光 冲印 富士激光放大 激光放大
技术支持:徐州慧网
Copyright © 2006-2018 邳州市富士激光数码冲印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6-86224511 86251188 邮编:221300 地址:江苏省邳州市青年西路30-6号(运河小学东面)>
收缩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0516-86224511
  • 0516-86251188